当前位置: 豺 >> 豺发展 >> 霜降,咱北京人必做的七件事北晚新视觉网
来了您呐(点上方)里面请~
今儿个是霜降节气。
按照古籍《二十四节气解》中说:
“气肃而霜降,阴始凝也”。
这个时候,咱北方的地面和植物开始出现白霜,树叶枯黄,片片凋落,气候越来越干燥,动物也开始冬眠……
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
一候豺乃祭兽;
二候草木黄落;
三候蜇虫咸俯。
意思是说:
豺狼在捕食后像是祭兽一般,先把猎物陈列后再食用,曰“豺乃祭兽”;
再过五天,树叶黄染或凋零,曰“草木黄落”;
再过五天,咸俯是垂头不动的样子,是蛰伏的虫子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的描写。也就是“蜇虫咸俯”。
请输入标题abcdefg
听起来怪复杂的,不过对咱日常来说,一到霜降,就意味着有下面这些事可以做了,什么呢?
01
赏秋叶
霜降一过,北京最漂亮的季节就到了!为什么?叶子红了呗!层林尽染,秋色缠绵……以香山为首,什么八大处、八达岭……人们就要开始登山赏红叶了!除了红叶还有银杏,什么钓鱼台、地坛、大觉寺……总之:北京人不是在赏景,就是在赏景的路上……
02
赏菊花
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,所以很多地方在这时都要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,北京自然也不例外。尤其是如今北海公园、中山公园等不少公园都有各种菊花展,想看花只需要买张票就行了!
03
吃柿子
霜降最应景的美食当属柿子!北京人都知道磨盘柿子,尤其房山区的磨盘柿(因为其中间有一道凹环,外形酷似磨盘得名)个大、皮薄、色浓、清香、爽口、形美,从明朝起就作为贡品年年进贡皇宫。
至于吃法嘛,除了又甜又软的冻柿子,还有又脆又甜的醂(lǎn)柿子(也叫漤柿子或脆柿子),就是用40~50℃的温水浸泡24小时,喜欢吃脆口的,就吃这醂过的柿子吧!
注: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症,也忌与螃蟹同食。
04
腌咸菜
一般霜降前后,人们就要开始忙活腌菜了。
腌咸菜一般用缸腌,不能透进空气,最后压上消毒处理过的石头,就算开始腌制了。用芥菜根腌成的水疙瘩、水疙瘩皮;荠菜腌制的雪里蕻;用苤茢腌成的苤茢丝;用萝卜腌成的萝卜条……而其中“水疙瘩”则是老北京人普遍爱吃的咸菜。
05
煤炉子
霜降后立冬前,有几件事是要赶早做的:比如捣腾炉子、烟囱、买煤……
过冬用的煤球或蜂窝煤炉要赶紧检查,重新拾掇,去年的烟囱还能不能用?要不要买新的?买煤、买炭也要提上日程……要不了多久,就能看到装着一车车煤的板车穿梭在胡同里、或者谁家大人用自家小竹车推着十几块炭,慢悠悠走在胡同里;也有的开始在院子里、胡同边的地面上晾着自家的煤泥块了……
06
买白菜
冬储大白菜——这可是从前北京冬天标志性的一景儿。
过去冬天家家要储存好大白菜。因为那时北京的蔬果没这么丰富,大白菜曾是“当家菜”、“看家菜”,所以每年立冬前后,就是“全民总动员”:一边是家家起大早冒着寒风去排队买菜,生怕晚了排不上;一边是送菜的板车到家了门口,全家老少齐上阵搬白菜、码白菜……什么时候白菜“落听”了,心里就踏实了一大半。
07
做棉衣、棉鞋、棉被
早先的棉衣、棉鞋、棉被都要主妇们手工缝制,所以秋天开始,就忙坏了各家的主妇们。即使到了七、八十年代,棉鞋可以买到了,买棉衣相对也容易了,棉被也仍然要自己絮。倒是如今,各种棉服羽绒服随便买;羽绒被蚕丝被随便挑,再也没有从前“熬着灯絮棉花”的景儿啦!
霜降过了,按老话说:
该准备“猫冬”了,您说是不是?